今日新鲜事 热点 《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为什么又要重新又立回?

《雍正王朝》康熙第一次废太子之后为什么又要重新又立回?

此事直接来源于八爷党的神助攻,除此之外,其实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例如,康熙疑心太子之事有其他人的陷害。但这并不能说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是多此一举,事情发展到那一步,太子已经是不得不废,何况即使有他人陷害,太子毕竟自己也有问题,也是为了让其汲取教训、收敛一些。

康熙为何要重立太子

从《雍正王朝》来看,胤礽重新被立为太子似乎是由“公推事件”直接导致的,但纵观整个事情发展,其实此事早已有了铺垫。

1、储君之争的残酷。太子被废之前,储君之争其实已经是暗流涌动,这在康熙发现太子与郑春华私通的那晚就已经有所体现,大阿哥不仅提议要杀了胤礽,此后更有三阿哥胤祉举报大阿哥胤禵派人用巫蛊之术迷惑太子,而三阿哥明知此事竟然不提前上奏,再加上“太子手谕”有造假嫌疑,这些都让康熙觉察到了危机。而在太子被废之后,原本暗流涌动的储君之争,基本已经放到了台面上,这一点康熙不可能没有觉察,而要平定这种争夺,最好的方式就是迅速再立一位太子,所以才有了公推之事。

2、康熙疑心胤礽被陷害。正如前文所说,在发现太子与郑春华私通的那一晚,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在三阿哥说出大阿哥胤禵以巫蛊之术诅咒太子之事后,再加上当时太子胤礽一副魂飞魄散的模样,从当时康熙的神态来看,显然疑心胤礽是被他人所害。而此后,康熙更是疑心郑春华乃是受他人指使勾引的太子。这些事情,让康熙不得不重新审视太子的处境,明枪暗箭之下,康熙对太子的遭遇其实已经有了体察和歉意。

3、避免八爷党一家独大。这是重新立胤礽为太子的直接导火索,在公推事件中,八爷党暴露出的能量让康熙都有些震惊。纵观整个朝堂,几乎所有人都倒向了八爷党,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的皇权,这是善于平衡各方势力的康熙所不能忍受的,于是他必须在立起另外一派,用来平衡朝中的局势。而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显然只有太子一党才能与八爷党抗衡,我认为这也是康熙最终倒向胤礽的原因所在。

我认为,正是因为之前的一系列事件,使得康熙不得不重新审视储君之争,使他看到了胤礽的真实处境,正如王掞说的那样“自从太子辅政以来,六部公卿有几位大人尽职辅佐太子善为谋政……诸位皇子,除一二位辅助太子理政,其余各位阿哥,谁不是各自为政,阴为拌阻,甚至还有暗中魇镇者”,这些康熙到最后也是看出来了。这也是为何康熙在得知胤禛、胤祥推举太子后,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的原因,这证明并不是所有皇子都为了皇位而不顾兄弟之情,也算让他心有慰藉了。

到了后来,其实康熙已经原谅了胤礽了,因为那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因此,在看到八爷党已经遍布朝廷的情况下,重立太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康熙先废后立,是否多此一举

显然不是,康熙当时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是必须的,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

1、局势已经不可挽回。即使康熙在得知胤禵用巫蛊之术诅咒太子后,已经怀疑太子的所作所为不是出自本意,但太子与后妃私通、“私自调兵”意图谋反这两条已经成为了事实,这种情况下还不废除太子之位,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2、给太子一个教训。虽说太子胤礽所做之事,或许有他人蛊惑,或许有他人故意下套,或许有他人陷害,但毕竟是错了,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在。康熙将其罢免,也是为了让他静思己过、汲取教训,从而有所收敛、有所改进。这也是为何这次废除太子,却没有予以圈禁,胤礽行动仍然相对自由的原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八爷党,事件,事情,局势,阿哥,教训,康熙,原因,王朝,太子,观点评论

今日新鲜事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八爷党,事件,事情,局势,阿哥,教训,康熙,原因,王朝,太子,观点评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八爷党,事件,事情,局势,阿哥,教训,康熙,原因,王朝,太子,观点评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