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晚年的时候,他的子女之中,发生了惨烈的“九子夺嫡”争斗,这让康熙皇帝心力憔悴。康熙皇帝去世前。都一直没有确定他的继承人人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发出诏书,立雍正为皇帝(而且这个诏书,后世很多学者还认为,很可能是伪造的)。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的这个做法,也造成了雍正继位以后,很不服众。以至于康熙皇帝的儿子们大都反对雍正,甚至连雍正自己的儿子弘时也反对他爹,为老八胤禩打抱不平,对他爹说三道四。这让雍正的执政,显得荆棘密布。
为了确保皇位的威严,雍正不得不对他的兄弟们进行残酷打击。连他自己的儿子弘时,他也把他驱逐出去,让他儿子郁闷而终。
任何一个皇帝肯定都不愿意看到儿子们兄弟相残的情况。康熙皇帝是聪明人,他应该料到,他没有及早传位,肯定会在儿子之中造成这种悲剧。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康熙皇帝在他干不动的时候,提前退休。先让雍正(也可以是其他皇子)上台,把儿子扶一程,给儿子树立一些威信。如果是这样的话,雍正(或者是其他儿子)的皇位就不会受到兄弟们的挑战,国家政权也非常稳定了。
后来的乾隆皇帝,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乾隆在他干满60年的时候,就提前退位,把嘉庆扶上马,送了他一程。这样,嘉庆在当皇帝以后,就没有遇到任何兄弟不服他的情况。
那么,康熙皇帝当初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胤礽画像)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得看看,“九子夺嫡”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九子夺嫡”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康熙对他在很早的时候,立下的太子胤礽不满,把胤礽给废了。因为废了太子,就没太子了,因此,他的儿子们才会争夺太子。
那么,康熙为什么对他的太子胤礽不满意呢?《清史稿》上说到了很多胤礽的不是,比如胤礽性格乖张,胤礽经常无缘无故打他周边的人,胤礽对兄弟们态度恶劣,把他们呼来喝去等等。后来,又说康熙带着胤礽外出的时候,胤礽半夜三更在康熙帐外往里窥视,似乎想对康熙不利。
《清史稿》说了很多这样的事例,这些事例归纳起来,其实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也就是胤礽试图夺取他父亲康熙的皇位,提早把他父亲康熙逼下台,他好自己当皇帝。
其实,这里有一个让我们很不理解的问题,胤礽已经是太子了,只要康熙去世,他就是皇帝。也就是说,皇帝迟早是他的。既然皇帝迟早是他的,他用得着用武力夺位吗?
(雍正画像)
历史上太子逼皇帝退位,自己提前当皇帝的情况,其实是很少的。有人可能会说,;李世民不是逼李渊退位了吗?不错,李世民是逼李渊退位了,但那是因为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在相互残杀后,李世民已经到了一种骑虎难下的地步。如果他不逼李渊退位,那么他肯定就会受到清算。要么是李渊清算他,要么是李建成的党羽们清算他。总之,此后他都将不得安宁。为了活命,李世民不得不做出逼迫父亲退位的举动。
但是胤礽并没有李世民这种骑虎难下的局面。所以,胤礽其实是不需要夺位的。《清史稿》上的解释说,胤礽是觉得他当太子的时间太长了,都当40年了,康熙还坚挺地活着,这让胤礽觉得自己没有希望了。为了过一把皇帝瘾,所以他才铤而走险。
但是事实上,所谓胤礽夺位的说法,其实是非常荒唐的。我们知道,夺位是一件大事,必须是一个有步骤有组织的行动,而且还必须有军队强力支持。但是胤礽什么也没做,他不过就是在康熙的帐外往里面看了看罢了。这也算夺位吗?
而且,胤礽之所以晚上的时候,在康熙的帐外往里看。原因是因为白天的时候,康熙才批评了他。我认为,他当时其实是想进去,给康熙解释一下。但是最终他又没有这个胆量,在那里犹豫不决。
由此可见,胤礽夺位的说法,是不成立的。
胤礽并没有夺位,但康熙就已经对他不满,想把他拿下来。这说明什么?说明康熙对皇位实在太留恋了。他甚至容不得他的儿子们在心里想一想。
既然康熙对皇位如此留恋,他又怎么会提早禅位给雍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