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962年10月18日晚上,当解放军发动进攻前夜,在新德里印度总理的官邸外面发生了一场骚乱,示威群众企图冲过警察警戒线,以便向尼赫鲁面交请愿书。
结果约二十人受伤,其中包括妇女和警察。这次示威同出现在北部边境上的战争并不相干。示威的组织者认为印度政府“对于穷人的疾苦和要求不闻不问”,示威就是对这种情况的一种抗议。
也许会给人一种印象,认为边界争端当时已成为印国内唯一的或最关心的问题。但情况并非如此。
1、等待捷报的前夜
甚至到了1962年10月,边境上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也不是印度报纸连续报道的主题,边境事态发展有时是头条新闻,有时刊登在次要版面,但报纸往往根本没有提到边境。地方报刊或小型报刊更少登载这类新闻。甚至发行全国的英文报纸有时也不刊登边境事件。
《印度教徒报》在十月中旬登过这样一条标题:“对印度的无端攻击”。它并不是指边境事件,而是指在尼泊尔发生的焚烧尼赫鲁的模拟像的事件。
就边境而论,没有什么不祥的征兆,也不存在任何恐惧,直到最后时刻,印度政界还在期待着印度向塔格拉发动的进攻奏捷。
10月19日发表的一篇访问记者报道说,梅农曾重申印度政府决心“要把中国人撵走,直到把一切侵略行为从印度领土上清除掉为止”;他还叙述了克朗河地区战斗的经过。
他承认,在那带中国部队的数量超过了印度,而且他们的补给基地比印度的为近。他说,中国部队企图在克节朗河南面建立桥头堡,但已一再被击退。
同日,印度《政治家报》刊登着一条标题:
据传印军大举推进,指的是印度国防部泄露出来的消息,说塔格拉山下面的印度部队已经在一条十五英里长的战线上推进了二英里。第一天,印度各报都刊登了官方否认这种消息的声明。
数小时后,克节朗河地区印军惨败的新闻开始传到了新德里。
2、同情尼赫鲁的舆论
国防部长梅农惊惶失措。
当记者们问到他认为在哪里可以挡住向前挺进的中国部队时,他说“他们打得那么猛,跑得那么快,要到哪里就能到那里。”
过去关于东北边境特区的自然条件对印度有利的种种保证都全盘推翻了,却成为印度失败的辩解。
当天晚上,梅农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解释说:
印度“还没有使它的后备部队适应作战要求,印度士兵在高原打仗,给养不得不依靠空运,而中国部队的据点则可以直接从西藏高原得到供应。我并不是为这件事发牢骚,但是我要你们懂得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某些困难。”
印度报界这一次见不到总理了,议会也没有开会。但是第二天尼赫鲁接见了两位反对党议员。据他们讲,总理表现镇定、乐观,而且,如果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话,那就是他倾向于贬低中国部队这次进攻。
当天早上,有一家报纸宣布印度正在作战中,但尼赫鲁告诉这两位议员说,印度政府不主张同北京断绝外交关系,也无意寻求军事援助。
议员们问现在是否要“接受友好国家主动提供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军火援助”,他回答说,印度能够在它现行政策的范围内得到所需的军火,而它的政策是反对军事援助的。
北部边境上发生的事件引起了首次震动,但还没有出现责备尼赫鲁的倾向;尼赫鲁反而被认为是象征着受损害的、坚决的印度,同情和信任本能地转到他身上。
3、替罪羊梅农
梅农再一次成了尼赫鲁的替罪羊。在中国军队进攻后才三天,一些议员就酝酿要采取坚决行动,把梅农赶下台。10月22日,大约30名国大党议员在新德里开会。
他们并不是认为议会和全国是上了政府的当,而是认为尼赫鲁、议会和全国都上了梅农的当。
一家报纸这样说:
“议会曾经一再听到,拉达克的情况并不是很有利于阻止中国部队的推进,然而有人却在国内制造出一种东北边境特区的形势是万事如意的气氛,议员们把这些都归咎于梅农”。
他们向尼赫鲁陈述了他们对梅农的不满和指责,最初尼赫鲁把它岔开了,说现在还不是讨论是非功过的时候。
接着一些其他反对党议员也参加了对梅农的围攻,要求尼赫鲁亲自接管国防部;可是攻击梅农的主攻力量却来自国大党。由于越来越多的议员涌到新德里,支持撵走梅农的人数也增多了。各邦的首席部长(他们都是国大党员)参加到他们的行列,终于使反梅农的力量占了上风。
印度总统拉达克里希南博士在促使各邦首席部长联合一致、提出把梅农赶下台的要求中。也起了一定作用,这就使对梅农攻击的力量增加到足以罢掉他的官,但是最初也只能罢掉他的国防部长的职务,而且还只是形式上的。
10月31日,印度政府宣布由尼赫鲁接管国防部,但梅农仍作为国防生产部部长(一个新职位)留在内阁。
然而在1962年10月的政局背景下,这就成为尼赫鲁政治作风的典型行动。尼赫鲁在必须罢免梅农的国防部长这个原则问题上作了让步,然而他仍把梅农留在内阁,以图愚弄梅农的一也是尼赫鲁的批评者。
因此,尼赫鲁就失去了政治上的喘息时间,而当时他如果完全同意解除梅农职务的要求,就本来可以取得这种喘息时间的。
人们怀疑尼赫鲁的让步,只不过等于把梅农的官衔改换一下而已,政治记者们报道说,事实上国防部的工作程序也没有任何改变。
为了消除这种疑虑,政府就发布一项正式通知,说明国防部的大部分工作都由尼赫鲁本人负责,而梅农差不多只管一些军械方面的事务。
4、党内的要挟
11月7日,尼赫鲁面对国大党议会党团,抛出了最后一张牌来保梅农。他表示,对梅农的指责其实应该是对整个政府的指责;如果一定要什么人辞职的话,也许只好由他自己提出辞呈。
一名国大党重要成员反驳他说:
“好嘛,您如果继续追随梅农的政策,我们恐怕也只好不要您了。”
于是,第二天政府就宣布梅农辞去内阁的职务。尼赫鲁遭到国大党的公开反抗,这还是第一次。他拿辞职相要挟,看起来像是最后的威慑手段。尼赫鲁为了保全自已,就必须以梅农的下台作为牺牲品。
钻营国防部长位置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奥里萨邦的首席部长比·齐·帕特奈克。这个人进入国内政治舞台是为了出人头地。
对他来说,如果把国防部长位背搞到手,就可以飞黄腾达。然而尼赫鲁虽然对帕特奈克有好感,却还不想让他进入内阁。
尼赫鲁选择了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席部长耶·巴·恰范接替梅农。恰范非常勉强地接受了这项任命,边境战争结束的那天他才抵达首都。
印度在边境战争中的失败,使新德里的政治力量的对比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梅农被撵下台,以及他被撵下台的方式,就是这种变化的第一个表现。
在这以前,尼赫鲁在道义上的权威几乎是绝对的,这时侯很快地跌落。国大党议会党团开始显露头角;在其背后,各邦的首席部长在中央的政治斗争中第一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5、国际舆论如何说?
在西方,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说:
“必须抵制那种对于印度目前所处的困境幸灾乐祸的念头。”
伦敦《泰晤士报》表示无可奈何,不加评论地在社论中刊登了尼赫鲁自我解嘲的话:
“我们同现代世界的现实脱离了接触,而生活在一种自己创造的、虚假的气氛中。”
然而以英美两国政府为首的西方世界总的反映,是向印度表达迅速和毫不犹豫的同情和支持。
肯尼迪总统写信给尼赫鲁说:
“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完全同情你。你在同中国人打交道中已经表现出高度的克制和耐心。凡是伟大的宗教领袖们所极力提倡的,你都已身体力行,而他们的信徒中能够做到这样的却是寥寥无几。”
肯尼迪在赞扬了印度政策的高尚精神之后,紧接着就建议向印度提供物质援助。
感恩不尽的印度舆论在感情上摆向美国一边,这当然使美国驻印度大使约·肯·加尔布雷思感到非常满意,而他本人也不遗余力地鼓励这种倾向。
于是他就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是一条“为现代惯例所承认的”国际边界线。
在这以前,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是力求含糊,不愿明确表态的,他的声明发表后,台湾当局果真提出了“疯狂的抗议”。
英国政府也同美国一样迅速地、毫无保留地表示同情印度、谴责中国并建议提供援助。
如果说西方世界是牢牢地站在印度一边,第三世界国家的反应,就显得有保留和谨慎。
印度驻中东的一名记者报道说:
“即使在入侵一周以后,还没有任何一个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党派、报纸以及知名人士表示过同情印度。”
另一名记者从非洲发回的报道说,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和其他领导人也都态度暖味。
加纳总统恩克鲁玛则明显倾向中国,他斥责英国迫不及待地表示愿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
他写信给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说:
“不管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斗争是非如何,我肯定,只要我们大家不采取可能使局势恶化的任何行动,就是最好地为和平事业服务。”
恩克鲁玛的态度尤其使印度人恼怒,因为尼赫鲁访问过加纳才不久。
在参加过1961年贝尔格莱德的不结盟国家会议的国家中,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塞浦路斯这两个国家从开始就公开站在印度一边。
其他国家都力劝双方要有克制和耐心,并且自愿出来调停。印度议会复会时,尼赫鲁对那些正试图促进停火的国家表示愤慨。
他说:
“这些所谓不结盟国家”是糊里糊涂的,也有点怕中国,所以如果他们支持我们的立场,我们就跟他们生气,那是无济于事的”。
苏联一度明显地倾向于中国一边。10月20日,在中国发动进攻的几小时以后,尼赫鲁在新德里收到赫鲁晓夫的一封信,这是莫斯科的态度变化的第一个暗示,信内对印度企图以武力解决同中国边界争端的报道表示关切,并且警告说:“这是一条十分危险的道路。”
当时的情况是在古巴的导弹危机,恰巧同中印的危机同时发生并达到高潮。
10月14日,华盛顿开始侦察到俄国在古巴安置导弹的证据。
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宣布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抽查船只。
次日,美国驻印度大使把他的一份声明交给印度政府。在苏联美国对抗中,对赫鲁晓夫来说,尽一切可能弥补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裂缝,显然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因此就在中印争端中公开站在中国一边。
尼赫鲁最初对苏联的立场大失所望,但他很快就懂得了其中的奥妙。
10月底,美国电视记者向他提出有关苏联态度的问题,他答道:
“我猜想大概是由于古巴事态发展等原因,使得苏联人认为有必要不同中国人闹翻。”
然而,随着古巴危机的缓和,莫斯科也抛弃了它对于中印争端所采取的昙花一现的客观态度。
正如尼赫鲁所预料到的,俄国人迅速地恢复了偏袒印度的态度。
11月初,苏联不顾印度刚刚再一次拒绝了谈判的事实,号召双方实现停火并进行谈判。
中国政府就此发表申明:
中国反击印度的作战行动获胜,向全世界表明了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恐吓威胁置之不理或予以蔑视,不但无害反而有利,这样也就格外显出赫鲁晓夫及其“修正主义集团”的虚弱和无能。
6、中国再次真诚希望和谈的声明
10月20日,中国国防部发表了一项声明,说当天早晨七时印军不仅在克节朗河地区,而且从他们在西段的奇普恰普河和加勒万河谷的哨所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声明接着说:
“我边防部队迫于自卫,也实行了坚决的回击,并且清除了印军在我国领土上设立的几个侵略据点。”
10月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扼要介绍了中印争端的过程:
在以往的三个月内,中国政府三次建议就中印边界问题进行谈判而不附加先决条件,但是三次都遭到印度政府的拒绝,尼赫鲁还公开下令要印度军队“解放印度领土”。
声明提出了三项建议:
(1)双方确认中印边界问题必须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双方尊重实际控制线(指1959年11月时的状态)双方武装部队从这条线各自后撤20公里。(2)如果印度政府同意这项建议,中国武装部队就撤到麦克马洪线以北。(3)为了谋求印边界问题的友好解决,中印两国总理应该在北京或新德里再一次举行会谈。
印度政府立即拒绝了中国的建议,新德里根本没有等待正式接到上述建议而是根据通讯社所报道的内容就采取了行动。
10月24日印度外交部发布了一项声明,作为对中国的答复:
在声明中印度政府首先声称它自己是“坚持和平方法,并一向谋求通过会谈和讨论来解决分歧”的。但声明接着说,“印度不能也不会接受这样一种状态:中国军队继续侵入印度领土,占领印度的大块土地,并且利用这些土地,作为强行按照他们的条件,进行解决的讨价还价的筹码。”
印度政府官员们不会真的不了解中国建议的意思。
照中国政府的习惯,“实际控制线”的含义一贯是清楚的。然而中国人没有说得更详细些,就留下一个漏洞,于是印度就利用了这个漏洞,要求中国澄清,这是印度历来用以拖延时间的一种外交手段。
印度接着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如果中国人自称,要和平解决分歧的说法的确是真诚的,那么他们至少后退到他们于1962年9月8日以前在边界全线所处的位置上去。然后印度将准备在双方同意的任何一级举行会谈和讨论,以便达成为了和缓紧张局势,和为了纠正单方面武力改变印中边界现状所造成的局势所应当采取的双方同意的措施。
声明最后说,如果中国接受上述建议,印度就准备欢迎周恩来去新德里。
这个主张是要中国军队撤回到塔格拉山脊以北(9月8日是指中国部队最初围攻多拉哨所的日期),并放弃他们在西段所占领的哨所;印度人就可以重返上述各地以及多拉哨所、克节朗河附近另一些地方和兼则马尼的阵地。
中国一旦接受并执行了印度这个建议,那么就相当于变相承认:
9月之前印度单方面进占中印争议区,中国实际控制区域的行为是合法,同时也就相当于默认印度占领的区域不存在争议,且属于印度。
从这一方面看,印度的无耻与阴险,的确是无以复加的。
7、印度主动接收美国援助的影响
在印度国内,尼赫鲁致周恩来的信遭到批评,说是主张软弱无力。一名议员说,谁要是提出印度应该同意会谈,就必须按叛国罪论处,因此,中国的建议不可避免地要遭到拒绝。
由于印度在克节朗河地区遭到惨败,而且尼赫鲁认为印度正同中国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这就使尼赫鲁完全放弃了过去拒绝接受军事援助的做法。
仅仅在几个星期以前,他曾再次断然拒绝寻求军火援助的建议,说接受这种援助就意味着变成“别人的附庸”:
他把接受军事援助与“加入某个军事集团”等同起来,并声称“即使我们在边境上遭到灾难”,也绝不会同意接受军援。
但到了10月29日,当美国大使拜会尼赫鲁,并表示愿向印度提供它所需要的军事装备时,他立即表示接受。
当时印度已淮备好它所需要的军事援助物品的清单,并已交给了美国人,使新德里的美国大使馆感到惊讶的不仅是印度要求的范围十分庞大,而且从订货单内容之混乱也可以看出印军组织混乱的程度。
五角大楼花了五天时间,才把第一批军事援助物资装上运输机从西德起飞,运往印度。
在获悉这个消息后,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致电亚非各国,提请亚非各国政府首脑注意这个问题。
电报说:
“印度政府已公于向美国乞求军事援助。”
《人民日报》说:
印度长期以来接受美国经济援助,现在又接受了美国的军事援助,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标志”:它表明尼赫鲁政府不结盟政策的外衣已最后脱落下来了。尼赫鲁越是投靠美帝国主义,就越要适应美帝国主义的需要,坚持对抗中国。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尼赫鲁一步一步地丢掉了“不结盟”政策,正是他投靠美帝国主义和坚持对抗中国的必然结果。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